东阳接亲风俗-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1、东阳订婚的习俗是那些呢?
东阳的乡风民俗把婚丧嫁娶叫红白喜事,当大事办。考中状元为大登科,洞房花烛为小登科。
一重“门当户对、人才相配、父母作主、媒妁说合”。 二重时辰八字。一个人的一辈子在落地的时候就决定了命运。
媒人撮合,首先考虑门当户对,然后即须“合生肖”。生肖不合则不能相配,如龙与虎、蛇与鼠均会发生争斗,鸡与犬、羊与鼠均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羊鼠相配会“羊鼠俱休”、“双狗争骨头”等等,男女年龄相差六岁称“大六冲”,相差三岁称“小六冲”。“小六冲”尚可,“大六冲”则忌婚配。东阳婚俗还有“只可男陀(大)七,不可女陀(大)一”。
男女双方如合肖,且均愿意结亲,即须互相送帖。
男家出“求帖”,媒人带男方到女方,须随送荔枝、桂圆、核桃、红枣、莲子、红糖等六个“斤头”。女家循例收受,须隔数日,全部送回。这不等于不允许,而是借机去探看男方“侬(人)家”。男方第二次再送“礼”求亲,女方如满意收下就是初定,女方若不同意,当时就退回。
男方得到女方同意,准备“磨(看)日子”定亲,定亲送彩礼有“头盘”、“二盘”、“三盘”之分。头盘彩礼,为姑娘身价钱,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一般按女子年龄计价:清道光前,“贫女许字,婿家聘以钱,按女齿每岁贰仟文”计;清同治后,“女稀,钱增数倍”;民国8年(1919)前后,“女子每岁须洋钱六元,至少四元”;1949年,“订婚付的聘金,在乡下有以一石米或石半米合女人一岁”。
头彩送过讨来女方生日时辰,再将男女双方生辰送至择日店,请星相家排“八字”,拣定“安床”及“合卺”吉日。请庚时,男家备两份红全贴及一对提盒送至女家。红全贴亦称拜贴或求贴,只是求贴书有“敬求淑造”字样。提盒内盛湘莲、白糖等“茶料”。女家循例璧还茶料,将拜贴与允贴送至男家。
此后,男家发送二盘彩礼至女家,用于置办嫁妆。礼仪与发送头盘时大致相同。所送帖为红绿帖,分别书安床与合卺日辰,格式通常为“谨詹×月×日×时安床(或合卺)大吉”。同时,男家须送成双“缎头”(绸布料子)、“衣折”(成衣)等彩礼。
少数男家头盘、二盘同时发送,俗称“随盘进”。
结婚前夕,男家须送三盘彩礼,用于女家置办喜酒。女家如高堂健在,男家须致送孝敬钱及礼品。花矫临门迎娶时,男家还须送“开门钱”、“上轿钱”等。
2、接亲有哪些习俗及注意事项?
双方婚前的接触。这个“接触”并不是指身体或者心灵的接触,而是要让俩人的八字“接触”一下,看看俩人是否有些地方是不合适的,也可算出双方在一起后会缺少什么,若命里缺金,则可选择佩戴白水晶做成的手链等饰物进行适当的补充。若缺少其他也可以效仿相应的化解方法,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人数。男方按照当初双方商定好的“请期”时间去迎亲。“迎亲”的人数忌双数,女方送嫁的人数要逢双。这样表示男家“单”去“双”回,添丁添口,女方双数表示“双双对对”,寓意着白头偕老。如若在迎亲途中遇到另一迎亲车队,这情况叫“喜冲喜”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互换事先预备好的花朵来化解。
哭嫁。新娘离家时要喜极而泣,且哭的越快越大声越好,这样旺娘家的财运。出嫁当日新娘忌吃夫家的饭,俗云“食郎饭,打郎声”,意喻以后在婆家受委屈只能忍气吞声,言听计从,为避免,所以当日只须吃菜而不吃饭。另外新娘出大门时忌双脚踏地,要小心不要踩到新郎的鞋子,入男家大门时也不能踩踏门槛,触犯了其中任何一条都容易给娘家和夫家带来不好的运气。
新娘出门进门的风水。新娘衣服上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而且婚礼当天新娘忌穿旧鞋,所有的鞋子需是新的。另外,新娘会因婚纱过长而影响到走路,难免会有踩到新郎的时候,但踩到新郎就会有“羞夫之意”,所以,新娘在走路时一定要小心为好。新娘在进新郎家门时,忌脚踏门槛,要跨过去。婚礼当天,新娘出门时,娘家的姑嫂均需回避,因“姑”同“孤”,“嫂”同“扫”,都不吉利。
婚车的选择。婚车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并不是越贵重的车越好,而是最好选择有利新郎新娘命格五行颜色的车。因为婚车的颜色也可以代表五行的区分:白、乳白色汽车为金、黑、蓝色汽车为水,紫色汽车为火,土黄色汽车为土,青、碧、绿色的汽车为木。不同命理五行的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五行颜色的婚车为宜。
婚车的行驶路线。迎娶的途中,若自己的婚车与他人婚车相逢,称之为“喜冲喜”,则不吉。但可用双方媒人各自预备的花做交换,称之为换花,可避免不详之意。另外,婚车的路线则要避开医院、法院、寺庙、殡葬场、铁塔等不吉之地。负责婚车记录的摄像师也要切记勿把不祥或不吉之物摄入镜头内,以免造成新人的婚姻生活受之不好的影响。
新人上下车也要有讲究。从风水来看,婚宴头车的下车顺序也有讲究。新郎和新娘以一左一右分坐在婚宴头车后排座椅,伴郎一般坐在副驾驶位置,当头车到达婚宴酒店时,首先是伴郎下车,从车尾绕至左后门替新郎开门,新郎再从车头绕至右后门替新娘开门,并搀扶新娘下车。而这个顺序则是基于“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考虑,不能颠倒。
3、接亲有什么习俗?
一、迎亲流程有哪些风俗:
【step 1:出发】
新郎在吉时出发,出发前要祭祖,还要给随车人员发红包。而且迎亲的路线需要提前规划好,因为迎亲有不走回头路的说法,而且还要避开行车高峰期,考虑路程的远近、路况等问题。
【step 2:堵门】
堵门可是对新郎的一种考验,只有经得住考验的新郎,才能顺序拿到新娘房间门的钥匙。首先堵门要哄新娘,不仅要哄新娘,新娘的亲友也要哄,这样更容易通关成功,是在不行就只能用红包啦。而且新郎要能忍,不能红脸,玩堵门游戏可是要过五关斩六将的。
【step 3:求婚】
进门之后记得用手上的手捧花向新娘求婚,新娘一定倍感幸福,这也是迎亲流程中的一项习俗哦。
【step 4:敬茶】
求婚完毕之后就要向长辈敬茶啦,还要改口哦,敬茶的顺序是先敬父母,后敬爷爷奶奶。
【step 5:找鞋】
准备出门了,可是新娘的鞋子不见了,这是就需要新郎上演找谢的戏码啦,不过这里小编给新郎支个招,要是找不到婚鞋,可以用红包买通伴娘,让伴娘透露你鞋子的位置。
【step 6:出门】
出门时,新郎需要公主抱新娘哦,直到把新娘抱到婚车上。新娘们还要注意,被抱下楼时要防止走光。
二、接亲人数有什么讲究:
按照接亲流程的风俗,新郎出门接亲为单数,到新娘家接亲结束后,返回夫家是需要双数的,也就是说接亲的人要单数,送亲的也要单数,这样就可以单数来双数回。中国有句古话说“夫妻双双把家还”, 中国人觉得双数都是吉利的数字,所有要成双成对。接亲人数安排也是如此。
4、接亲流程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1、准备工作
提前联系好所有参与人员,告知集合的时间,新郎在出发前需要去扎好婚车,等车队到达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车,出发放鞭炮(特殊风俗),率领接亲队准备去新娘家。
2、新郎出门
新郎不用太早出发,但如果是工作日,一定要记得避开早高峰。为了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新郎不能出发得太晚,也不能到得太早,具体时间还需要考虑到路程远近,以及行程路况等等。
3、堵门游戏环节
堵门是迎亲中对新郎最大的考验,也是最热闹有趣的环节,这个环节想要新奇好玩,很多伴娘和伴郎彼此都不相识,为了避免尴尬,新人们可以在婚礼前安排一次饭局,让兄弟姐妹团相互熟络一下,这样在接亲环节大家才能更放得开,现场气氛也会更融洽。
4、找婚鞋
婚鞋是必须要找的,只不过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就要看新郎的人缘。如果新郎们想在这个环节偷懒的话,可以提前买通伴娘,适时给点小提示,会比较容易过关。
5、敬茶改口
敬茶环节是接亲环节中最温馨催泪的环节,从堵门的热闹氛围跳脱出来,场面会秒变得非常温馨有爱。在这非常隆重的环节,父母们当然也要准备改口费啦~各地习俗也决定了改口费的多少,具体还是要按照双方父母的经济条件来决定。
6、新娘出门
接亲出门时,有新娘的脚不能落地的说法,否则会带走娘家的福气,因此新娘最好是有人背着出门。
注意事项
1、婚车数量必须是双数,婚车扎花一定要扎紧,扎稳,防止鲜花掉落哦~至于放鞭炮的小细节也需要注意一下:传统的接亲仪式需要放四次鞭炮,分别是新郎到新娘家,新娘出门,新娘到婆家,新人离开上婚车这四次。
2、放鞭炮的次数需要是双数,参与接亲环节的人员也必须是双数,建议新人选择两个场景来放鞭炮就好,在城市里结婚的新人最好用礼炮代替鞭炮哦~
3、婚礼当天可是大喜之日,任何事物都需要成双成对,所以参与接亲流程的人员里也不能有离婚或者是二婚的人,寓意不太吉利,另外婚礼接亲仪式一般都有”姑不接,姨不送“的说法,所以无论是男方的姑姑还是女方的姨都不能参与接亲)
(4)东阳接亲风俗扩展资料:
婚车路线的选择
1、尽量选择比较宽敞的道路,避免行驶在不好走的崎岖小路。
2、接亲时,千万不能走弯路,也不能走回头路。
3、婚车行驶速度不宜太快,必须遵守交通法规。
4、规划婚车路线时,要规避掉医院、殡仪馆等阴气重的地方。
5、为了避免突发情况,新郎可以提前试驾一次。
5、接亲礼节有那些
其实接亲礼节要更加双方的习俗来的,问老一辈的人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如果没有可以看看我下面提的一些需要注意的礼节!
1、根据双方的风俗调整见面时候的礼仪,态度,交接过程。男女结婚,两边地域民族的差异,肯定会让民俗有差异。你是代表,最好就要先问清楚,协商好过程,从男方出发的时间,礼仪。到最后送女方上车时候需要准备注意的 。
2、不走回头路:中国自古就有“不走回头路”的说法,因为回头路暗指婚姻不能长久,所以要选取一条“一心一意走到头的路”。
3、很多地方都有“去单回双”的习俗,即男方接亲的人应是单数,等接到新娘回来后的人数应是双数,寓意“添丁添口、双双对对”。所以,男方接亲的人,包含新郎在内就应是单数,而女方送亲的人,包含新娘在内,也应是单数,这样才能保证“去单回双”。这人数是不包括摄影摄像的,因为他们属工作人员。另外,双方最好提前沟通,两边接送亲的人数不要悬殊太大,否则人少一方会略显礼薄。
4、接、送亲的人应以未婚为主,如果是已婚长辈,也最好别是离婚、再婚或丧偶人士。
5、上下车有顺序:首先是摄像车为了方便拍摄,最好安排摄像车在最前面,摄影摄影及伴娘、物品携带员坐此车,物品携带员需携带主婚纱、鞋子、酒店要张贴的囍字、鞭炮等先行到酒店。然后是头车婚车,头车婚车坐新郎、新娘、伴郎。伴郎需做副驾驶,方便调度、指挥、联系沟通。新郎新娘应一左一右坐在头车后排,不能颠倒。最后才是其他车辆,其他车辆坐双方接送亲的人,怎么坐都可以,但不能走空车,每辆车必须要有人坐。
6、接亲的习俗有什么?
接亲的习俗有男方应该从自己父母家出发接亲,接亲队伍的组成人员最好要成单数,接亲的时候找婚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接亲当天婆婆要为新娘煮半生不熟的饺子,接亲当天新娘还要吃面条,新娘进门之前要喝糖水,新娘进门还要吃瓜子和酸梅。
1、接亲的时候,男方应该从自己父母家出发接亲,而不是自己的住所或者新房,如果新郎是外地的住在酒店的话,就只能从酒店出发了,一定要注意出发的时间不要耽误了自己的良辰吉日。
2、接亲的时候,接亲队伍的组成人员一定是跟新郎关系较好的男性亲属,最好要成单数,这样在接了新娘回来以后人数就是双数了,也就是所谓的“单数去双数回”,这样就有着“成双成对”的寓意。
3、接亲的时候找婚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古代新娘的婚鞋并不是新郎给穿的,而是新娘在家里的时候就已经穿好的,当然如今新郎给新娘穿婚鞋的寓意更加美好,象征着新郎新娘二人从此以后彼此陪伴,共同走过人生接下来的旅程。值得注意的是,新娘在穿上婚鞋之前脚是不能触地的,无论在哪里都一定不能忘记。
4、接亲当天婆婆要为新娘煮半生不熟的饺子,并且亲手喂新娘吃,喂的时候要问新娘“生不生”,新娘要回答“生”,寓意着新娘新郎在结婚以后能够早生贵子,煮的饺子个数最好是7个,代表着要生5个儿子2个女儿,当然这只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寓意,生不生孩子,生几个孩子还是要小两口说了算啦!
5、接亲当天新娘还要吃面条,最好是一口都不咬断,寓意着新娘以后会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每件事情都会顺顺利利的。
6、新娘在到达了新郎家以后,进门之前要喝糖水,既寓意着新娘新郎以后的生活会十分的甜蜜,也说明了新娘的嘴巴甜,会说话,招人喜欢,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十分满意欢喜。
7、除了吃饺子和面条以外,新娘进门还要吃瓜子和酸梅,这样再加上吃面条的寓意,就代表着新娘和新郎以后能够子子孙孙万代长。
7、接亲的人有什么讲究
1、未婚
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参加接亲的人,都必须保证一个原则,那就是未婚。
2、性格
最好找一些性格比较开朗,能够玩的开的人一起接亲,这样有利于调节接亲现场的气氛。
3、人数
按照接亲流程的风俗,新郎出门接亲为单数,到新娘家接亲结束后,返回夫家是需要双数的,也就是接亲的人要单数,送亲的也要单数,单数来双数回。中国有句古话说“夫妻双双把家还”, 中国人觉得双数都是吉利的数字,所有要成双成对。接亲人数安排也是如此。
(7)东阳接亲风俗扩展资料:1、出发
新郎在吉时出发,出发前要祭祖,还要给随车人员发红包。而且迎亲的路线需要提前规划好,因为迎亲有不走回头路的说法,而且还要避开行车高峰期,考虑路程的远近、路况等问题。
2、堵门
堵门可是对新郎的一种考验,只有经得住考验的新郎,才能顺序拿到新娘房间门的钥匙。首先堵门要哄新娘,不仅要哄新娘,新娘的亲友也要哄,这样更容易通关成功,是在不行就只能用红包啦。而且新郎要能忍,不能红脸,玩堵门游戏可是要过五关斩六将的。
3、求婚
进门之后记得用手上的手捧花向新娘求婚,新娘一定倍感幸福,这也是迎亲流程中的一项习俗。
4、敬茶
求婚完毕之后就要向长辈敬茶啦,还要改口哦,敬茶的顺序是先敬父母,后敬爷爷奶奶。
8、东阳民风民俗
东阳的乡风民俗把婚丧嫁娶叫红白喜事,当大事办。考中状元为大登科,洞房花烛为小登科。
一重“门当户对、人才相配、父母作主、媒妁说合”。 二重时辰八字。一个人的一辈子在落地的时候就决定了命运。
媒人撮合,首先考虑门当户对,然后即须“合生肖”。生肖不合则不能相配,如龙与虎、蛇与鼠均会发生争斗,鸡与犬、羊与鼠均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羊鼠相配会“羊鼠俱休”、“双狗争骨头”等等,男女年龄相差六岁称“大六冲”,相差三岁称“小六冲”。“小六冲”尚可,“大六冲”则忌婚配。东阳婚俗还有“只可男陀(大)七,不可女陀(大)一”。
男女双方如合肖,且均愿意结亲,即须互相送帖。
男家出“求帖”,媒人带男方到女方,须随送荔枝、桂圆、核桃、红枣、莲子、红糖等六个“斤头”。女家循例收受,须隔数日,全部送回。这不等于不允许,而是借机去探看男方“侬(人)家”。男方第二次再送“礼”求亲,女方如满意收下就是初定,女方若不同意,当时就退回。
男方得到女方同意,准备“磨(看)日子”定亲,定亲送彩礼有“头盘”、“二盘”、“三盘”之分。头盘彩礼,为姑娘身价钱,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一般按女子年龄计价:清道光前,“贫女许字,婿家聘以钱,按女齿每岁贰仟文”计;清同治后,“女稀,钱增数倍”;民国8年(1919)前后,“女子每岁须洋钱六元,至少四元”;1949年,“订婚付的聘金,在乡下有以一石米或石半米合女人一岁”。
头彩送过讨来女方生日时辰,再将男女双方生辰送至择日店,请星相家排“八字”,拣定“安床”及“合卺”吉日。请庚时,男家备两份红全贴及一对提盒送至女家。红全贴亦称拜贴或求贴,只是求贴书有“敬求淑造”字样。提盒内盛湘莲、白糖等“茶料”。女家循例璧还茶料,将拜贴与允贴送至男家。
此后,男家发送二盘彩礼至女家,用于置办嫁妆。礼仪与发送头盘时大致相同。所送帖为红绿帖,分别书安床与合卺日辰,格式通常为“谨詹×月×日×时安床(或合卺)大吉”。同时,男家须送成双“缎头”(绸布料子)、“衣折”(成衣)等彩礼。
少数男家头盘、二盘同时发送,俗称“随盘进”。
结婚前夕,男家须送三盘彩礼,用于女家置办喜酒。女家如高堂健在,男家须致送孝敬钱及礼品。花矫临门迎娶时,男家还须送“开门钱”、“上轿钱”等。
贫素之家有以下几种节省聘金办法:
以劳动力代聘金。经媒人从中周旋说妥,并立下条规:男方须至女家无偿劳动若干年,期满男家不必筹办彩礼,只须张罗—笔结婚时所需费用即可完婚。
调亲,即换婚。双方各将女儿许配对方为媳,藉此省却彩礼及节约婚礼费用。
老亲结亲。 旧时,此俗普通流行,多为姑表、姨表、舅表亲联姻。除为增强戚谊,亦可少花彩礼,但近亲结婚,常祸延后代。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婚姻制度。男女青年虽多自由恋爱,自主结婚,但大都仍赖介绍撮合。大部分还是要聘金、彩礼。南乡还有作兴男方准备所有应用食品,送到女方,女方只赔个锅灶烧烧。一直到改革开放,婚姻介绍所为男女青年乐当“红娘”。旧时婚姻陋习基本不存,但婚时大办酒席之风甚炽,靡费之习未止。
过去,城区办嫁妆分为小嫁、大嫁,小嫁是给棉被布帐、箱一对,其它凑上一些杂件、应用物品应付应付
大嫁是“满堂红”,不仅是客堂,卧室的家具摆设齐备,木头家伙、竹器、瓷器、桶器、锡器、布帛被褥无一不少,而且,颜脂花粉,糖果另食都要嫁齐全。嫁妆在东阳话说是“架子”,抬娶的那天,爷娘给女儿的东西是一件一件摊开来给亲朋好友过目,迎娶路上千万双眼睛在关注,这就是做“新孺人”,最关脸面的“摆架子”
明清时旧俗,嫁囡,娘要哭嫁,娘不会哭,要请专业人来哭,在楼窗里边唱边哭:囡呀囡,一家囡要食二家饭,一家囡要争二家气,桥头点灯二面红,囡呀囡,娘家夫家要顾全……,有陀(大)才会有小来,敬重公婆是看重谢(自)。 远途嫁囡,上花轿要带“铜火聪”(防备路远便急)。下桥时男方备有麻袋或红布袋二只,新娘轮流踩踏进去,“传袋”,意谓传种接代。
城区都是新舅送嫁,黄田畈是丈人送囡出嫁。仪式增加一道女婿见丈人:丈人端坐大厅里北,女婿要从堂口跪拜,一跪一叩头拜到丈人膝盖前。跪拜时有女方来的二位宾客伺候,那块垫付由他们二人抽送,好一点,距离拉大一点、速度快一点,不好一点,他们密密麻麻地给你一点一点地移,新郎不断地跪拜,就累极啦
南乡接亲迎娶规矩大,女方要求男方把肉、鱼菜肴全部带来,连酱、油、盐、醋都要齐全,女方是只陪一口锅烧烧的。
新孺人要给每位长辈一双“上贺鞋”,夫婿家长辈一一要准备见面礼。
嫁囡娶亲要做“谷子袋”,务许凑双,花生部分染红,不能炒熟或煮熟,取其要“生”的意义,新郎官分北枣,分喜糖是后来的事。有些地方“谷子袋”分几只,专备一只是装有生鸡子,故而特别要小心,取出后特意要放到新婚花床的被窝里,叫“孕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