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道县节日风俗-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1、道县是怎样订婚的
订婚礼俗记要
订婚又称“文定”,昔称“纳吉”及“纳徵”,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但传统习俗仍非常重视,男女双方均需准备若干礼品,其过程如下: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后与媒人同乘一车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车,进了门,红包可跑不掉哦!
(一)贡礼官:俗称“押箱先生”,专门负责送礼行聘事宜。贡礼官必须控制人数(凑成双数)、车辆(六辆或十二辆)、聘金(双数且用红纸包装妥当)、六件礼。
(二)家祭:出发前往女方家纳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仪式,这时将纳采所用之“盒仔饼”或大饼,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将前往某处女方家下聘,请示列祖列宗保佑这段姻椽美满幸福。
(三)出发:行完家祭后,贡礼官负责将所有聘礼搬上车,新郎与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红包:出发前贡礼宫除了打理人数、车数、聘礼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备红包。如:前来开新郎车门的舅爹、“压桌”、六名随去的亲人都需备有新娘见面礼、捧洗脸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礼。
· 订下终身后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六礼中要有米香饼。
·为什么要准备四色糖呢?
是象征新人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的意思。
聘礼不仅代表男方报答女方家长的心意,感谢女方家含辛茹苦抚养即将过门的新嫁娘,同时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数都愿意添置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而且每件聘礼也都包含了讨吉利、增圆满的象征意义。
聘礼通常分简单的六件礼或讲究的十二件礼,聘礼的多寡依照个人的预算安排,同时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长请教,询问女方意见,做个两全其美的排场。
·男婚女嫁正式登场
霹哩叭啦!鞭炮声响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当天要进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牵手到白头的戒指后才算礼成。
·大礼过后,女方如何回礼?
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在男方过大礼后,女方自然也要备回礼,可不能让男方空手而归啊。
汉族--婚俗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清时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故《明律例》与《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为二,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查日子:汉族婚姻风俗。又称报日子。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
旧时多先请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进行。有些地方双方家长相会为子女订婚。如全州县一带,双方意见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给女方,约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长和舅舅到男家相会,男方设宴款待。小伙子执壶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双方商定婚期,订婚告成。尔后男女送女方重礼、聘金,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家具,依期举行婚礼。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对糯米粑(俗称“团圆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领神会,盛情款待并请左邻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议将婚期提前。
贺郎歌: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后,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唱贺郎歌。即兴现编贺词,也有戏谑、诙谐之词。亲友唱一首,新郎饮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闭门以待,男女对唱《开门歌》,尽兴方开门。进门后唱歌闹房,由“恭贺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饮到10杯(酒力不胜者可由男歌手代饮)。然后唱《交欢酒》,新人双双同饮一杯。最后歌手扣门唱《扣门歌》以结束婚礼。
坐红堂: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男女青年结婚前夕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新娘穿红挂饰,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细声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叙姐妹情。姐妹们叮嘱新娘过门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赞新郎俊秀勤劳。当新娘诉说不如意的心事时,姐妹们多方劝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别并赠礼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厅,接受长辈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教。教导结束老人退堂,小伙子们说笑打诨追新郎,欢乐深夜方散。
讨钥匙: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亲郎送封包讨钥匙,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钱物,象征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送亲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亲郎收下封包,新郎讨得钥匙后,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
看屋:汉族婚俗之一,农村议婚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门、查家。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届时女方和两位称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亲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访家况(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设宴款待。媒人介绍议婚双方相识。女方亲友代提财礼要求,男方当时通常一概应承,并赠诸宾客“行脚钱”。次日,双方通过媒人细议。有些地方还允许进入议婚男子内室翻箱倒柜察真情实况,之后再通过媒人议婚。
黑房抢亲: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贺县一带。在下程山区,新娘哭嫁两天两夜后,过门之日清早与女伴们同藏黑房。男女迎亲队伍到达后,新娘的兄长(或堂兄表哥)和亲威中的男青年破门而入。女伴掷沙子挥竹枝抵抗。抢者力图将女伴们拖出门外以排除干扰。如两个抢者败阵,则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强背出门。再由男方迎亲队中的两个(或4个)女子轮流背新娘到郎家。抢亲角逐中,男给女抹锅烟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抢婚遗风演变为男女青年的打闹嬉戏。
拜堂彩语: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点燃供桌上的一对喜烛,并说彩话贺喜祈福。如桂东贺县一带常用彩语:“龙独光光,高照华堂,夫妻并寿,福禄成双”、“手拿花红丈二长,恭喜外甥娶新娘,鸾凤和鸣添福寿,夫妻和睦百年长。”祝词说完后,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并对拜成亲。
回门: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2、道县的人文地理有哪些?
道县道江镇东门村是清朝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故里,村民立志传承先祖文化,他们自发创办了农民书法协会、何绍基书法院,村小学开设了何绍基书法课。目前,全村已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在勤练书法,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书法村。 湖南省道县是一个小县城,但每年的龙舟比赛却是搞的有声有色。在这个小县里,每年的五月初一是全县人民的节日,龙舟比赛一比就是五天。参加的绝大部分是农民。在这里,龙舟比赛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文化。 1、选“龙头” 每条龙舟人数一般在三十左右,在船头有一个人进行指挥,控制龙舟的方向,给大家鼓劲。称之为“龙头”。但这个“龙头”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的。一般情况,每条龙舟上的桨手都是一个宗族的人,而“龙头”可以不是这个宗族里面最有钱的人,但他必须是里面最有威望的人。是这条龙船的领袖,全队的吃住等一切开销都由他负责。 2、偷“龙骨” 所谓的“龙骨”就是拼凑龙舟的一块长条木板,在龙舟的下面。传说“龙骨”的好坏决定了龙舟行进的快慢。“龙骨”的获取是要“偷”的。偷“龙骨”的人到别人的林子里面砍伐,被别人发现后,迅速逃跑,人们就在后面追。人们的风俗中认为,只有偷取的“龙骨”拼成的龙船跑的才快。 3、涂“鸡血” 龙舟比赛开赛之前,宰杀公鸡,把鸡血涂抹在船身上,以取“吉利”之意,寄予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 龙舟比赛在道县每年端午前后都要开展,这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虽然现在的一些风俗已经和以前有所不同,但龙舟比赛融娱乐与竞技为一体的文化形式在道县却继承和发展下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湖南道县举行“清明祭树湘”纪念活动,该纪念活动有何特别之处?
近几日,湖南道县举行了清明祭塑箱的纪念活动,该今年活动有着非常多的特别之处,在清明节这一天,可以缅怀那些,在战争时期为我们的国家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让我们永远记住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更大的意义可以让我们忘记这些烈士,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
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一年的4月4号是清明节,只是我们国家比较传统,也比较重要的节日,无论你身在哪里,都会回到自己的老家,缅怀我们的祖先,以表对他们的思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节前后,天气都会非常的不好,都会下雨,在这里温馨提示一下,大家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带好雨具,做好防护,不要着凉,不要生病。
二、清明节是怎么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是咱们国家比较传统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要回老家祭祖,为故人们上坟烧香,以表自己的孝道,清明节的时候还会去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你不要对他们的缅怀与尊重,让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清明节的时候,中风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有些地方的习俗也会踏春郊游,放风筝等。
三、相关资料。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麻烦给我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我,万分感谢。另外你觉得该纪念活动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欢迎您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宝贵意见。
4、湖南民间风俗地方特色
湖南风俗习惯 湖南自古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民勤勉,精耕细作,种植水稻已有万余年历史。漫长岁月,长沙先人培育出早、中、晚、粘、糯、籼、粳、长芒、短 芒等众多稻谷品种,据1949年统计,仅浏阳县栽培的水稻品种就有149个. 长沙地区多在高岸田种早稻,早稻收割后种红薯、玉米、豆子、高梁、荞 麦等杂粮。低岸下湿田种迟熟品种,如冬粘、重阳粘。早稻多在清明前后 下种,所谓“桐子叶马蹄大,作秧无挂碍。”谷种下泥,一般在田间扎以 假人,或悬假鹞,以防鼠雀。第一次扯秧,要点香烛,鸣统放炮,叫开秧 田门。插秧,俗名插田、栽禾,有的恭贺曰“栽米树”。栽禾往往由能手 “劈页”(开页)——在大田对岸插一杆,下田先栽几蔸,瞄准成线,以 此为基准,边退边栽,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随手禾”。到彼岸 时,秧苗横直成线,犹如一页书,煞是好看,故名劈页。第二人从右边依 “页”而栽,叫“削页”,余此类推,次第排开。 若前者被后者超过,则 被戏之为“关鸭子”、“钻布袋”。若中途拐了弯,则被笑为“过洞庭 湖”。为抢季节,亲友前来帮工,叫“打报工”。栽禾被视为重要的竞技 活,能手倍受尊敬,称为栽禾师傅。收割早稻,要称肉打酒,盛情招待, 所谓“栽禾师傅扮禾客”。但早餐忌用肉,以防镰刀伤手。晒谷,多用篾 制晒簟,或将晒谷场糊以稀牛粪,使其光滑无泥沙。谷晒干后,用风车 吹,而无“扬场”的。除水稻外,长沙种植大麦、小麦、荞麦、高梁、包 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叶、蚕桑、苎麻、棉花、黄花菜 等农作物的历史也很悠久。豆类作物,常种蚕豆、豌豆、黄豆、黑豆、红 豆、绿豆、饭豆、泥豆、峨嵋豆、荷包豆等。其中黄豆又分五月黄、六月 黄、七月黄、八月黄等。泥豆又名懒豆,是制作浏阳豆鼓的上等原料。红 薯和烟草是明代引进的,但发展很快,种植面广,有“一季红薯半年粮” 之称。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其中有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的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常德地区的常德花鼓戏,流行于湘北岳阳、临湘一带的岳阳花鼓戏,流行于衡阳地区的衡阳花鼓戏,流行于邵阳地区的邵阳花鼓戏,流行于湘南祁阳、零陵、东安一带的花鼓灯和流行于湘南的道县、宁远、蓝山、新田等县与调子班合流的零陵花鼓戏。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和音乐风格,形成了各个不同的支派。侗族少女 湖南传统节日众多,表现形式多样。各民族、各地区比较普遍的传统节日有年节、春 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中秋节,并沿袭着许多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年节。从农历腊月廿四起(部分地区和土家族自腊月廿三起),至腊月三十日,是湖南各地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廿四日相传为灶神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备果品祭灶, 求灶神上天奏事时多言好事。各家在廿四日团聚过“小年”,廿八日打扫庭除。最为隆重的当属腊月三十除夕夜,游子远归,合家欢聚吃团圆饭,谓之年饭。年饭以丰盛为要,鸡 鸭鱼肉蛋蔬,满桌杯盏,但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传统而独有的菜谱。鱼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 的一道菜,寓“年年有余”;郴州人兴吃酸萝卜猪肝肠,象征为人要有肝肠;洪江一带喜 吃春粉,米粉上盖有鱼、肉、鸡、鸭、蹄花、生姜各两块,以示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备 有一碗四季葱拌豆腐,表示“四季清吉”。在大年三十夜,民间有守岁之俗,合家围炉团坐,辞旧迎新,许多地方有烧柴蔸火习惯,取“财头”谐音,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春节。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 谓之“开财门”、“开门红”。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 “出方”。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 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 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 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 示团圆和谐。 湖南的少数民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其中别具一格的是侗族的“行年”,土家 族的“过赶年”和“调年会”。怀化侗族乡村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有以寨为单位集体去另一寨作客的习俗,称“行年”。行年的芦笙客到另一寨后,主寨要举行集体宴会,首 先由客寨特意挑选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讲“款”。“款”的内容一般是从“开天辟地”、“ 洪水滔天”、“人的起源”、“芦笙的来由”一直讲到“村规寨约”。每讲一段,众人齐 声应和:“是呀!”以示赞赏。讲完款,主寨便大摆酒席,尽欢而散。湘西土家族的“过 赶年”即提前一天过春节。相传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到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 把年过了,奔赴抗战前线。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功,后人为了纪念这次出征,便 把春节提前了一天,一直延续至今。土家族的“调年会”,节庆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 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 传统民间体育和物资大交流。
在清明节,湖南民间仍沿袭着祭祖扫墓,上坟挂纸的习俗。因清明节前后春暖花开, 各地踏青之风盛行,民间还有在这一天放风筝的。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湖南各地有龙舟竞渡之俗,以纪念屈原自沉,尤以汨罗为盛。端 午食品以粽子、盐蛋为主,民间有悬挂艾蒲等香草,缠五彩丝线,用苍术、白术、云香燃 烧烟熏屋,小孩额上点雄黄等习俗,其意在于避疫去邪。不少地方,尤其是土家族还有大 小端午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苗族端午则过龙船节。 六月六,又称半年节,湖南各地将此日作为尝新节。节日中以七线禾穗置饭上蒸熟, 近世有人即将新米置陈米上,还有全以新米蒸熟,先敬祖先,再给狗先尝,然后尝新。以 示不忘祖先赐福,不忘狗从天宫偷来谷种之德。邵阳一些地方,六月六还要祭牛栏土地。 六月六各地有翻晒衣被、书籍的习惯,有“人晒衣裳龙晒袍”之说。 中秋节,俗称团圆节。中秋佳节,皓月皎洁,全家在月下摆设香案供桌,供设时新瓜 果、莲藕、月饼,敬月赏月,合家团聚。长沙民谣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已嫁 之女均接回过节。中秋期间,妇女有簪桂花或在房中插桂花的习惯,各地还有到南岳朝“ 八月香”之旧习。中秋主要节日食品是月饼,湖南部分地区也有端午不吃粽子却在八月中 秋包粽子的习惯。 湘西苗族除上述节日外,最隆重的节日是“四月八”和“赶秋”。“四月八”是纪念 一位名叫亚宜的苗族英雄的节日。每到农历四月八日这一天,人们身着盛装,成群结队地 涌向苗族英雄亚宜战斗过的地方——凤凰落潮井“跳月”,节日活动有吹芦笙、吹唢呐、 赛歌、击鼓跳舞等。“赶秋”是苗族人民喜庆丰收的节日。每逢立秋日,人们着盛装,聚 集禾场荡秋千、赛苗歌、演苗戏、耍龙、舞狮、吹木叶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寻找伴侣。 湖南瑶族的节日极多,不同地区的瑶族有自己独特的节庆活动。如隆回瑶族在每年农 历七月初五至初七举行“坦勒贵”;洞口瑶族在农历十月初六日举行“啪嘎节”;在农历 十月十六日,湘南过山瑶地区过“盘王节”,新宁瑶家则举行“打鼓堂”等。其中尤为隆 重的是湘南过山瑶庆祝祖先盘王生日的“盘王节”。这一天,瑶族的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 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最精彩的当属舞鼓。舞者怀抱长鼓,站立在一张小方桌上,一边用 手击鼓,一边舞蹈,两膝始终弯曲,每一个姿态都保持着曲线,动作节奏鲜明,稳健有力。 湖南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还有许多,如流传许多地方的“三月三”、“谷雨茶节”、 “腊八节”,侗族的撒玛节、姑娘节,江华瑶族的敬鸟节,湘西土家族的灭鼠节,等等, 均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5、永州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每逢春节,永州地来方,一般人自家香案灯烛,穿戴新装。凌晨,燃放鞭炮,叩拜天地祖先,祈求当年吉祥如意。
初一至初三三天,男女老少说话必须讲究喜庆。为保证出言吉利,除夕对小孩千叮万嘱,并用红纸书写“童妇之言,百无禁忌”之类的话,贴于厅房。一些地区用稻草擦拭幼童嘴巴,以示小孩新年乱说的话不算数。
大麻地区村民春节凌晨即在除夕一直燃烧旺盛的炉上撒一把食盐,以盐着火的爆炸声,表示“百无禁忌”之意。为图吉利,初一到初三此三天不扫地,不往外倒垃圾。
拓展资料: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办货、扫尘、贴年画、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掼春盛、年例、祈福、逛庙会、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
6、湖南道县春节有什么习俗
和其他地方一样都是兴高采烈,热热闹闹的,唯独不同的就是嫁出去的女人不可以留在自己家过年
7、道县的民风民俗?
没什么顺序,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道州是湖南最南部县城之一,南接江永县江华县,北接双牌县、永州市零陵区,东接宁远县。无论经济政治教育都应是湖南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百姓很好面子,知廉耻,所以道县人不会是蛮夷之人 ①名人有周敦颐《爱莲说》,何宝珍(刘少奇之妻)等。②文化:中和节,清明上山扫墓,端午赛龙舟,七月半鬼节(农村比较兴),摘茶籽,何绍基书法,中国最早稻谷化石发现地③旅游:月岩,鬼崽岭(为三皇五帝之一的陵墓,待考证)等④交通:南东方为广东省,南西方为广西,数条铁路,数条国道,数条高速公路经过道县,可以说交通十分便利。⑤经济:跟随中部大开发,农村和城市到处建房建楼,有钱人多,没钱人更多,大部分青年是去广东打工的。⑥教育不行:只说一点:大约没每隔5、6年出一个清华或北大生。总体来说:百姓遵纪守法,正趁着大好时光,飞速发展。还有何疑问?
8、在道州农历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农历六月初六,在中国民间被称为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小白龙探母。这一天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有回娘家、晒虫虫等,民俗有云、吃炒面:六月六,请姑姑。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这一天翻检曝晒。
关于“六月六”的传说
关于“六月六”还有很多的传说,“六月六,请姑姑”是流传很广的一个。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这个习俗是从春秋战国时候就兴起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宰相狐偃功高居傲,他的儿女亲家赵衰对他很反感,直言数落了他,狐偃不听,当众把亲家责怪一番,赵衰年老体衰,不久因气而死,其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对家人说,六月六日赶回家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知消息,决定六月六日杀狐偃,报父仇。
狐偃的女婿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妻子,狐偃的女儿得知这个消息后整天心惊肉跳,在六月初五这天,悄悄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狐偃的女婿知道事情败露,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来请女婿。到相府后,狐偃请女儿、女婿坐了上席。
然后对众人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方知自己近年做事有错。今天女婿设计杀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为民除害,为父报仇,我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难,尽了大孝,礼当受我一拜。希贤婿看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一席话,说得满座宾客又惊又喜,女儿、女婿叩头谢罪,前仇尽释。
从此后,狐偃真心改过,为了记住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此事张扬出去,老百姓个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日接回闺女,应个消灾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上海的民谚却夸张而有趣:“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把骄阳下的酷热说得很形象化。早年人们常在这一天晒伏酱、付瓜,为了防潮防腐,人们常于这一天用桐油涂饰门窗和梁柱。
9、想了解一下永州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
地理位置:东经111°06′-112°21′、北纬24°39′-26°51′南北相距最长245千米,东西相间最宽144千米。 永州,东邻郴州市、南接广东省清远市、西与广西桂林市相连、西北接邵阳市、北与衡阳市毗邻.永州地区共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7.5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6%,居全省第三位。在少数民族人口中,瑶族35.61万人,壮族1.48万人,其他少数民族4800多人。 永州地区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万,约占全市9%。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永州地区现有宗教活动场所达100多处。 永州地区使用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 8)行政区划代码为431100,邮政编码为425000 ,电话长途区号为0746( 86746、0086746),汽车牌照为湘m 永州市区方言为 零陵话(也叫永州话),因古零陵县得名,今主要分布于永州市区(零陵区和冷水滩区)及双牌县的北部,以零陵城区为中心,使用人口120万左右,属于汉语方言-北方语-西南官话-零陵话(永州话)。 另外永州地区汉语方言还有以白牙市镇为中心的东安话,以浯溪镇为中心的祁阳话,以道江镇为中心的道州话,以舜陵镇为中心的宁远蓝山新田话,以沱江镇为中心的江华江永话. 永州地区特产主要有五步蛇、眼镜蛇、永州血鸭,东安鸡、喝螺,异蛇酒,油茶,酱板鸭,江永的香米、香柚、香芋,统称“江永三香”,江华苦茶,道县红瓜子,道州灰鹅,蓝山黑糊酒和金桔等
10、道县的小年是农历哪天?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中国国内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1、指农历腊月是小建的的年份;2、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旧俗在这天祭灶;3、指果树歇枝、竹子等生长得慢的年份。
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