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的风俗-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1、长沙过年都有些什么习俗?
湖南传统节日众多,表现形式多样。
年节。从农历腊月廿四起(部分地区和土家族自腊月廿三起),至腊月三十日,是湖 南各地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廿四日相传为灶神上天之日,旧俗在廿三日夜备果品祭灶, 求灶神上天奏事时多言好事。各家在廿四日团聚过“小年”,廿八日打扫庭除。最为隆重 的当属腊月三十除夕夜,游子远归,合家欢聚吃团圆饭,谓之年饭。年饭以丰盛为要,鸡 鸭鱼肉蛋蔬,满桌杯盏,但许多地方仍保留着传统而独有的菜谱。鱼是各家各户必不可少 的一道菜,寓“年年有余”;郴州人兴吃酸萝卜猪肝肠,象征为人要有肝肠;洪江一带喜 吃春粉,米粉上盖有鱼、肉、鸡、鸭、蹄花、生姜各两块,以示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备 有一碗四季葱拌豆腐,表示“四季清吉”。在大年三十夜,民间有守岁之俗,合家围炉团 坐,辞旧迎新,许多地方有烧柴蔸火习惯,取“财头”谐音,希望新年大吉大利。
春节。旧俗一般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止。新正初一鸡鸣即起,庭前燃放爆竹, 谓之“开财门”、“开门红”。燃烛敬天地、拜祖先,然后出门拜五方,称作“出行”或 “出方”。节庆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最为热闹的是耍龙灯。龙灯的品种繁多,如长龙、 老龙、幼龙、鳌龙、草把龙等。玩龙灯一般是初五出灯,十五收灯,游行于街巷与田垅之 间,遇宽敞人多之处即舞弄一番。在湘西辰溪一带,有的玩龙灯直至正月三十日,要玩遍 周围数十里的同姓村寨,俗称“玩家门灯”。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各家均要吃元宵,以 示团圆和谐。
湖南的少数民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其中别具一格的是侗族的“行年”,土家 族的“过赶年”和“调年会”。怀化侗族乡村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有以寨为单位集体 去另一寨作客的习俗,称“行年”。行年的芦笙客到另一寨后,主寨要举行集体宴会,首 先由客寨特意挑选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讲“款”。“款”的内容一般是从“开天辟地”、“ 洪水滔天”、“人的起源”、“芦笙的来由”一直讲到“村规寨约”。每讲一段,众人齐 声应和:“是呀!”以示赞赏。讲完款,主寨便大摆酒席,尽欢而散。湘西土家族的“过 赶年”即提前一天过春节。相传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到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 把年过了,奔赴抗战前线。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功,后人为了纪念这次出征,便 把春节提前了一天,一直延续至今。土家族的“调年会”,节庆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 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 传统民间体育和物资大交流。
希望对你有帮助!
2、长沙的习俗有哪些?
婴儿出世都要到神龛前燃放鞭炮,向祖宗报喜。昔时重男轻女,“生子曰弄璋,生女曰弄瓦”。认为生男孩是家庭幸事,欢天喜地。认为生女是“生个空人”,是背时货,一愁包脚,二愁陪嫁,甚至有溺婴现象。
小孩降生时,如有不速之客进屋,称“逢生”。来客就是婴儿的干爹或干娘,但有“男逢男生,背时三年,踏了血地,必有灾祸”之说。为解脱,主人便暗中在客人衣上穿上红线,以“刺破灾祸”。男逢女生,则认为是好事,要“逢时三年”。
邻居女眷听到鞭炮响,会赶来问慰祝贺,并分别送以鸡蛋、红糖、干刀豆丝、干豆角等,以催乳,因说“月婆”不宜吃青菜,吃了青菜“毛毛拉青屎”。分娩后胎衣要用陶罐盛着埋在附近山上,意在父母血统与家乡土地永不分离。世传送胞衣时不能回头,否则倒奶。
婴儿父亲即日要带着鞭炮和一只鸡到岳父家报喜,生男孩带公鸡,生女孩带母鸡,岳家无需问便知生男生女了。岳家亲邻听到鸣炮报喜,纷纷恭贺并送以鸡蛋等物。第三天,女婿接丈人婆去“做三朝”,古称“汤饼之会”。外公外婆带去早已准备好的婴儿摇窝、坐栏等,一般还备有婴儿棉袄、夹袄、单衣、棉抱裙、夹抱裙、鞋、帽等各一对,人叹“外婆难做呀”!有的还留下照顾产妇,叫“伴月”。婿家亲邻或“请外婆茶”,或“请外婆饭”。
三朝日,长辈妇女将艾叶、枫球、鸡蛋等熬汤为婴儿洗澡,叫“洗三朝”。洗毕,用鸡蛋滚擦婴儿全身,以祛风,祝福健康。再给婴儿换上新衣服,由祖母或其他长辈抱着,在婴儿身上盖一筛子,筛上接剪刀、算盘等,众人簇拥,或手敲赶鸡棍(即一头劈开的竹棍,作赶鸡之用),或持擂杵,去正厅神龛前拜祖宗,叫“拜三朝”。拜毕,沿厅屋巷廊游一圈,叫“游三朝”,据说可防“脐风”危害。长沙县还有用赶鸡棍追打婴儿祖母之习俗,名“打喜”。
三朝日亲友赐红纸包封祝贺,赴汤饼会,叫“打三朝”。主家煮熟鸡蛋,上红,分赠众人,叫吃红蛋,又叫吃滚屁股蛋。河西有的地方还往婴儿父亲脸上擦红,祝贺他做了“大人”。
3、长沙风俗有哪些?
1、火宫殿庙会
火宫殿庙会源于我国上古时代人类对火的崇拜,以敬火、拜火、用火、管火的祭祀礼仪而发展为融宗教、民俗、饮食、消防于一体的多元文化载体。
2、浏阳文庙祭孔古乐
浏阳市地处湖南省东部湘赣边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和浓烈的民族精神相结合的特殊地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就流传于此。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源于古《韶乐》,是在远古流传的古乐基础上加以修正丰富而成,具有浏阳特色,故又称为“浏阳古乐”。
3、长沙花鼓戏
长沙花鼓戏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汉族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而来,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
4、洞井龙舞
洞井龙舞是湘派龙舞的杰出代表,它在保留原始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是长沙地区民间龙舞的缩影。洞井龙舞在湖南长沙市洞井铺镇一带较为红火。2008年,洞井龙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5、宁乡麻山锣鼓
宁乡麻山锣鼓是宁乡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因流布于宁乡县麻山而得名,乐曲古老、源远流长,最初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由一云游僧所传授,当时作为庙宇化斋时用的礼乐。
清光绪、宣统年间,麻山锣鼓的音乐得到大幅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曲牌的乐曲体系,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音乐名称、乐器形制和曲目内涵,并在湖南几个县境内流传开来。
4、长沙的风俗习惯
湖南自古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民勤勉,精耕细作,种植水稻已有万余年历史。
长沙地区多在高岸田种早稻,早稻收割后种红薯、玉米、豆子、高梁、荞麦等杂粮。低岸下湿田种迟熟品种,如冬粘、重阳粘。
1、农事风习之“栽禾师傅扮禾客”
长沙地区林木资源极为丰富,除数百个常见的树种外,还有银杏等一批稀有品种。农家喜欢在房前屋后栽种樟、柏、竹、梓、枫、杉等风景树及各种果树,但有的地方有“门前不栽竹,屋后不栽桐,大门口不栽棕,院中不栽松”之俗。屋前栽椿,高不过檐。。
2、农事风习之“一季红薯半年粮”
除水稻外,长沙种植大麦、小麦、荞麦、高梁、包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叶、蚕桑、苎麻、棉花、黄花菜等农作物的历史也很悠久。红薯和烟草是明代引进的,但发展很快,种植面广,有“一季红薯半年粮”之称。
3、畜牧喜禁之“爱牛一往情深”
长沙养的牛,无论水牛黄牛,皆关养在室内牛栏中,只在春夏秋季的早晚,由童叟牵着放牧。农家认为牛吃露水草可清热滋补,人们牧牛时一般兼割青草,分别于中午或晚上撒入牛栏中。农忙使役时加喂食盐、谷米、酒冲生鸡蛋等精饲料,让牛生劲。冬天主要喂稻草辅之以谷糠之类。
4、畜牧喜禁之“鸡蛋人情”
养羊,是农家的另一副业门路,通常是白天用绳索拴于河滩或山边。特忌羊伤庄稼,谓羊吃过的苗长不起来,有“牛口肥,鸡口毒,羊口往里缩”之谚。
鸡鸭是农村主妇的摇钱树,礼尚往来,少不得“鸡蛋人情”;缺火柴少盐,临时用鸡蛋去换;丈夫累了,煮两个荷包蛋端过去是最常见的“妻慰夫”行为。长沙养鸭以“放湖鸭”(或作凫鸭)的规模为大,一户养百余只或数百只,备鸭棚炊担,外出游牧,春天为产蛋旺季,每日可捡蛋数十公斤。
5、婚礼习俗
在长沙洞房的摆设,在传统习俗中是很讲究的。床单、床罩、枕头、被子等都要成双成对的,或者是双人的。被子图案、色泽大多喜庆色彩非常浓郁,以促进夫妻和谐、幸福。
6、过年习俗
二十六为洗浴日,这一天什么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三十 除夕,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就是去的意思,除旧迎新,吃年夜饭,守年夜 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
初一拜大年,周边亲朋,邻里乡亲,互相拜年 祝福,家里有年长的 一般都在家里等着别人来拜——别人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摆上糖果 递 上茶水 烟酒什么的
5、长沙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长沙过年的风俗有邻里互贴红纸,守岁,给压岁钱,除夕封财门,初一开财门,赶庙会。长沙人在除夕,门上要贴对我生财等吉利的红纸,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吉祥红招贴,一般由对门互贴。在除夕夜晚,长沙的大人和小孩都要,守岁,守岁就是守睡,小孩实在熬不住,不能说睡觉,要说窑,寓意可以挖到金窑。
长沙过年的规矩
年夜饭最好十二碗。长沙人过除夕呷团年饭,家中长辈第一想着要场面丰盛壮观,过年毕竟是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当然要用最隆重的方式来迎接它。
家中长辈第二希望的是家人们都能够坐到团年饭餐桌旁,希望一家人无论老幼能到得齐,来得全。第三是家中长辈遵从旧俗,不怕年夜饭吃得晚。
一桌圆圆满满的团年饭,在老长沙的习惯中,通常要上十二道菜,这是对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礼赞,也是对一年十二个月的期盼,希望每一年的十二个月,月月有菜,月月有财。
红红火火财头旺。长沙民谚称三十晚上的火,十五元宵的灯。吃罢团年饭,老长沙讲究各家各户都要灯火齐明,团团圆圆一家人,围炉向火,熬夜守岁。旧时城区是炭盆烧得越红火越好,乡村则时兴烧柴蔸,因为柴蔸,谐音财头,并且越烧越旺,特别耐烧,是盼望新年吉利的意思。
除夕夜,除了烧旺一炉火外,大人还会要求每间房都燃起灯烛或扯亮电灯,据说,这是为了照耗神。至今这一风俗仍在老长沙一些家庭中流行。
6、本土--长沙的民风民俗
民风:保守,彪悍。
民俗:
1、不放辣椒不成菜
长沙烹调菜肴讲究色和味,所用佐料多。最常用的佐料是豆鼓和辣椒,几乎无菜不辣,所谓“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特别是吃鱼,不放辣椒顿觉味道全无。
2、年节旱茶
每逢喜庆节日,主妇都要将自制的丰富多采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等摆盘招待客人,叫“旱茶”(或汉茶),有的地方叫茶食或叫“换茶”。
3、屋前栽椿不过檐
长沙地区林木资源极为丰富,除数百个常见的树种外,还有银杏等一批稀有品种。农家喜欢在房前屋后栽种樟、柏、竹、梓、枫、杉等风景树及各种果树,但有的地方有“门前不栽竹,屋后不栽桐,大门口不栽棕,院中不栽松”之俗。
(6)长沙市的风俗扩展资料
长沙地方特产:
1、湘绣
湘绣的起源和发展都在长沙县(今开福区沙坪一带),为四大名绣之一。长沙也建有湘绣博物馆以供研究、参观和销售。
2、菊花石雕
菊花石雕,其中重要的菊花石产于浏阳大溪河底岩石层中,天然生有白色的菊花图案,其雕品为长沙的一大特色。
7、长沙民风民俗
[编辑本段]藏 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经常有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织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编辑本段]彝 族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因此又称过大年。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香港年俗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编辑本段]澳门年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编辑本段]部分台湾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士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岛内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咸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游览公园等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灶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的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元宵节",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更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万年!"同辈之间可以说:"吃个甜,祝你赚大钱!"[编辑本段]有趣的江苏春节习俗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
8、长沙端午节的习俗会有哪些
赛龙舟
赛龙舟,是湖南地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已不见踪迹。在这之后,人们把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来作为纪念屈原的一项重大活动,用意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现在的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的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都会举行“屈原杯”龙舟赛,湖南每年也会在端午节前后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让赛龙舟盛传于世。
包粽子、吃粽子
每到端午节前,家家户户都会买来2至3斤糯米,在里面放入碱、红枣或绿豆,扯上几根麻绳,拿上几张小椅子,大家一起坐在家门口包粽子。这个时候,那些手艺好,包出的粽子有棱有角的姑娘、大婶总会得到街坊邻居的一番夸讲,而不会包粽子的就会躲在一旁观看、学习,准备等到来年的端午节来一显身手。粽子包好煮熟后,在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都会把自家的粽子送给街坊邻居们品尝,自家包的粽子一般自家都吃不到,吃的都是别人家送来的粽子,而且吃起来也显得格外香。现在的粽子品种多起来,购买起来也方便,包粽子习俗也在慢慢失传,大家都更加怀念儿时的香粽。
做咸鸭蛋
自己动手做咸鸭蛋也是在端午节前经常看到的。大人把买回来的新鲜鸭蛋先用盐水泡上一段时间,再在上面敷上黄泥巴,等到端午节这天拿出来食用时,那种蛋黄被腌得金黄金黄、往外流油的咸鸭蛋最受欢迎。不过蛋黄好的咸鸭蛋一般蛋白比较咸,我们经常是将蛋黄一个个悄悄吃掉,剩下的蛋白部分就成为了生性节俭的父母们的专利了。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现在的长沙市民至今还保留着用艾叶给小孩洗澡,以驱瘟祛毒的习俗。
9、长沙民俗有哪些
这就多了....新年开始吧
新的一年,自然是从除夕过去的时间开始。
但乡俗一般是在“出天星”时,天上启明星升起的时候,开财门迎接新春。家家户户鞭炮争相爆响。空气中满是鞭炮的磷硝香味,风吹在人脸上,也暖暖的,不似冬日那么寒冷。鞭炮炸完后的满地碎屑红纸,必用箩筐盛放在屋后,那可不能当作垃圾,那是新年的喜气。
大年初一,照风俗是在家里祭祖祈福,侍奉父母。在堂屋的中间摆上一方小桌,桌上必是干干净净。桌上摆着鸡、肉、鱼三牲,分别代表吉祥、富足、有余的意思。旁边还会有一个红纸小包。盛满稻米的香炉里,燃起一对红烛,点着三柱香。鞭炮在门边炸响,合家男女孩童依次到桌前磕头,祈愿家人平安家业兴旺。孩子们则早就跑去拾拣那未炸响的鞭炮了。
供桌上的红纸小包包着的是茶叶。这些受到祖先神灵祝福的茶叶,可以保佑家人们平安康健。所以,会虔诚地给每个家人泡一杯供茶喝下。
年节里,出门不拘见到谁,打招呼必是淳朴而响亮的一句“您那过了热闹年!”而对方也必会憨厚地搓手答应:“您那还热闹些!”待客的茶水也和平常不同。家家都炒好芝麻、豆子,捣碎生姜备用。客人来时,必在杯中放一把芝麻几颗熟豆,放一些姜末,挑些盐,和茶叶一起用滚水沏成姜茶。暖暖一杯在手,饮茶的同时,可以祛寒消食,芝麻和豆嚼着更是满口余香。
初二这一日,已婚的男人都要带着堂客和一身新衣的细伢子到丈母娘家去拜年。做外婆的,则忙着开箱找柜翻坛倒罐,拿出各色新奇美味的零食来招待“外孙狗”。有年前赶场买来的水果糖、灯芯糕、清凉糕、柿饼。有自家产的花生、葵花籽、酸枣糕、红薯片。树尖上那些大个的甜橙和金桔都是特意为外孙留着的,此时忙着叫人扛梯搭凳摘下来。橘子和红瓤釉子霜后就采了,选好的用松枞枝叶层层铺垫,保养得光鲜油亮。
这一日的午饭,也因为有女婿和外孙新年头一回登门,事关女儿娘家的体面,往往做得比年夜饭还要讲究。腊鱼腊肉自然是少不了,还必有几样新鲜菜。年前就养在水缸里的大草鱼必是当天捞出来现剖。埘里的鸡鸭也是贵客预留的。屋后竹林里还没冒尖的冬笋,平常是舍不得吃的,这一日却扛着锄头刨几棵,用来炒腊肉,味道极美。席上,老丈人必抱出新开坛的药酒,告诉客人泡酒用了哪些好药材。午后的茶点,通常是糯米甜酒冲蛋。客人的碗里必定还有红枣桂圆荔枝干。黄昏甚至晚饭后,才由小舅子扶着酒醉而多话的姐夫一起回家。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这里称儿子叫“崽”,称女婿为“郎”。初二女婿上门之后,就是地方乡邻互贺新春的时候,也是玩龙灯舞狮子的时候了。你是崽还是半个崽...?
元宵
大概是因为谐音的缘故,村民们都会在元宵节这一天“醒菜园”。
菜园多在屋前屋后,临近池塘。围园多栽紫花茉莉和密密的茶叶树。濒水一面则生有芦茅或是杨柳。这时节,仍有些料峭春寒,园中背荫处还缩着几窝残雪。园中的白菜和萝卜却正当时,芫荽和茼蒿也正是最鲜嫩的时候。
“醒菜园”的程序很简单。带着几个草把几张钱纸两挂鞭炮到园中,在空地上点燃草把,烧几张钱纸,再用噼噼啪啪的鞭炮唤醒沉睡一冬的菜园神。人则在旁边默默祈祷,无非是“保佑今年的菜长得壮势,不生虫头蚂蚁”之类朴素而实际的小小愿心。然后点燃一支旱烟,在吞吐之间,开始盘算这一块种点什么菜,那一线栽点什么瓜。等到嘴边的烟燃尽,随手扯一棵齐心白菜或几个“特大长”白萝卜,准备做午餐了。
午餐和晚餐的主食自然都是元宵团。
主妇早在一两天前就把石磨洗刷得干干净净,在房檐下架好。糯米也是提前淘净泡软的。用木饭瓢舀着糯米和少许水,从磨眼里冲下去,随着推磨的均匀转动,乳白而细腻的米浆从磨缝间慢慢流出,散发着糯米的清香,滴落在磨架下的大木盆里。盆里的米浆太稀,需要用白棉土布将多余的水沥掉,再用干煤灰隔着土布吸出水分。此时的米浆半干半湿,柔软如橡胶泥,可以随心所欲搓揉成型。我们称它为“扯浆”。“扯浆”包上馅料,就是元宵团团。元宵的馅料品种远不如现在这么繁多,大抵只有白糖和芝麻两种。但这泡米推磨沥水扯浆包馅搓团的手工劳作过程,却增添了许多年节的气氛。
“除夕夜的火,元宵夜的灯”。
几乎家家都会为孩子们扎灯笼。乡民所扎的灯笼,都形制简朴而色彩浓艳喜庆。多是圆圆的“鼓子灯”,长条的“鲤鱼灯”,或是稍微复杂点的“兔子灯”。但这就已经足够孩子们兴奋一夜了。月夜清辉下,红红的灯笼格外醒目。孩子们皆欢喜而小心翼翼地提着灯笼,大眼睛里闪烁着熠熠的红光。大家呼朋引伴在村中堤岸上游走,或是相邀一起去祠堂看“地花鼓”。
大族的祠堂这一夜锣鼓喧阗,极为热闹。有人抹红脸踩高跷,有人扮艄公划旱船。有戴着大胖脸面具摇蒲扇的“笑罗汉”,有一开一合珠光闪闪的“蚌壳精”。最吸引人的是唱“地花鼓”。所谓“地花鼓”,就是区别于长沙城里的正规花鼓戏剧团,由本地乡民自己组织的花鼓戏表演。正规剧团都是在舞台上表演,而“地花鼓”不搭台,就在平地上表演。这也许就是“地花鼓”得名的由来吧!
“地花鼓”也少不了要演出《刘海砍憔》《打铜锣》《补锅》等花鼓戏经典曲目。但道具服饰却没有剧团那般专业和讲究。然而,这些曲目说的都是砍柴种田之类身边故事,村民们无不烂熟于胸,表演起来,毫无一点造作痕迹。且又是用方言土话说白唱词,更多了许多天然谐趣。因为没有舞台,剧本也不甚严格,演员常会来点“即兴发挥”,找观众开个玩笑,引逗大家开心大笑。被打趣取笑的观众也有反应敏捷泼辣胆大的,接上戏词,反唇相讥,更赢得众人一片叫好!
真回味那美好的时光....
现在还有...但精减多了
http://user.qzone.qq.com/769507379/infocenter?qz_referrer=qqtips
10、长沙春节习俗是什么?
长沙春节习俗:
1、节日前理发
长沙窗台上选认为,新春忌动刀剪,尤忌讳新春理发。所以年前生意最忙的就是理发店了,从早到晚那都是爆的,剪个头发要提前一两天预约。女发可能还好,男发剪得早长得快的,团子爸爸都是等小年前一两天起个大早守在"剃头铺"里等着。
2、扫扬尘
长沙人过年须过大半个月,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腊月二十四,俗称“过小年”,举家休息聚餐。相传是灶王爷回天庭述职,叫辞灶。为了使他闹言碎语不必讲,好言善语奏玉皇”,人们在前一天要搞大扫除,叫“扫扬尘”。
3、邻里互贴红纸
长沙人在除夕夜吃团年饭前,时兴“关财门”,闭起门来全家大吃团年饭,还要在正对面的墙壁贴上写有“对我生财”等吉利话的红纸,以便在大年初一开财门时,一眼就能望见新春的欢喜。这类红纸招贴要在关了财门以后贴,人不出门,如何贴?这样的吉祥红招贴,一般是由对门的人家互相张贴。
4、除夕夜炉火
长沙俗话一句言:“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里的灯。”一盆兴旺燃烧的火,对于三十晚上的长沙人家十分重要,燃烧的火仿佛象征着这个家庭兴旺的未来年景。除夕夜,除了烧旺一炉火外,大人还会要求每间房都燃起灯烛或扯亮电灯,据说,这是为了“照耗神”。
5、不能吃鸡
老长沙大年初一禁忌颇多。据清代长沙地方志载,老长沙忌讳在大年初一吃“鸡”,认为“鸡”的音同于“饥”,看来是饿肚子饿怕了。后来又演化出不能吃“鸭”,认为鸭是扁嘴巴,“扁嘴巴”寓意怄气和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