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风俗值得大家-尊龙人生就是博首页
1、广东有什么习俗?
南狮、佛山行通济、广州广府庙会、佛山秋色、潮州大锣鼓、英歌、烧塔、烧龙、飘色、粤西年例、佛山北帝诞庙会、广州波罗诞庙会、盘古王民俗文化节、傩舞等。
1、南狮:是起源于广东南海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必有扒龙舟、敲锣打鼓,舞狮子助兴,自古至今,长盛不衰。特别是得到港澳和海外同乡的传承发扬,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富有喜庆色彩的民间活动更加兴旺。
2、行通济:是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的传统民俗活动。作为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真正行通济是正月十六,行通济是反映传统信仰、风俗习惯及祈福仪式的民俗文化活动。
3、广府庙会:是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活动之一,是广东省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广州市越秀区在传统元宵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十五至廿一举办的传统庙会。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广府庙会开幕式设在元宵节当天,为期七天,是一项广府文化嘉年华活动。
4、佛山秋色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民俗文化。指秋季农业丰收之时,当地民间举行庆祝丰收游行,俗称“秋色赛会”或“秋色提灯会”,亦统称为“出秋色”。
5、潮州大锣鼓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音乐中的一种,是一种由锣鼓乐与管弦乐组合而成的演奏形式,由历代相沿的鼓吹乐类演变而成,是潮汕地区最具群众性的乐种之一。
2、广东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农历年的最后一天,称“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农历一年中的首日,俗称为大年初一,与初二、初三称为春节。客家人的过年涵盖了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进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从一进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农具,忙忙碌碌四处赴圩办年货,户户动手打黄元米馃、煎油馃子、做糖米泡,打颜片、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扫尘”,以示除旧迎新,使家庭面貌一新。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晚餐较为丰盛,饭后祭灶,送“灶神”,是日谓之“偷心日”,客家人多在此日“动土”,无须请先生看风水朝向以及选时辰,一如冬至日。
“除夕”又称“大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贴上春联,门楣和窗户上还贴上红纸条。这天家家宰鸡杀鸭。去祖堂敬祖,表示逢年过节不忘祖宗恩德。除夕的年夜饭,吃得特别早,一般下午四五点钟就开始,一直吃到傍晚,合家共吃团圆饭,同喝辞岁酒,孩子们庆长大,老人们贺添岁。饭后祀灶,迎灶神,然后全家动手,打扫餐厅,清洗碗筷,所有餐具都要用开水烫过,清除油荤腥味,俗称“净斋”。接着,大人们拿出新衣裳,让全家穿上节日的盛装。家中所有大小房间都点上明灯,正厅或餐厅烧炭炉或火盆,要烧最大的树兜,叫做喂年猪,寄寓来年养大肥猪,五谷丰登。大人包红包给小孩压岁,嘱咐孩子听话,好好学习,人长一岁,要更懂事,一家人围炉而坐“守岁”,回顾旧岁,展望来年,通宵达旦。
正月初一午夜零时,人们争先恐后焚香鸣炮,迎接新年,是谓“抢春”,认为起得越早这年的福气越好。户主燃放开门炮,向“吉利”方向而行,谓之“出行”。清晨穿新衣,先拜祖宗,后拜尊长,道“恭贺新禧”。男人带小男孩提篮备茶酒鱼肉祭社公、龙神;小孩邀集众人一同把牛赶进山去,且一路燃放鞭炮相送,是谓“送春牛”。早餐吃素(赣县王母渡一带地方全天吃素),谓吃了一年康康健健,意在免灾保健康。是日,大人小孩整天玩乐,但不得出家门,尤忌小孩坐在别人家门槛上,妇女在晒坪或自家院坪上打毛线,纳鞋底、鞋垫、休闲聊天。男人打牌或玩“数豆子”,小孩喜欢燃放鞭炮等,整个村坊显得十分热闹。初二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新年初见互道“恭喜发财”,各家由一名大人带小孩去给长辈拜年,旧时小辈给长辈下跪,长辈给小孩发红包压岁,并说些吉利祝愿的话,压岁钱多少各依血脉亲疏、交情厚薄而异,多少都有打发。宗教信众多于此日上山敬神礼佛。一般家庭从初二开始备“九龙盘”,内盛腊鸭、猪肝、香肠等小吃,另加花生、瓜子、果碟待客,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内亲来访多有吃酒娘蛋吃满碗等厚待。此时节,乡间各地文娱活动丰富,请大戏(在宗祠祖堂的戏台演出)、唱采茶、打龙灯、狮子灯、鲤鱼灯、打狮等,从初二开始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夜,达到高潮后散灯。
希望你们看了能给我一些同意。thank!!!!!!!!!!!!!
3、广东有什么民俗?
广东习俗
广东欢乐节是广东省、广州市的文化、旅游部门从1987年起在东方乐园举办的。欢乐节旨在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间艺术。其内容主要是组织全省各市县的民间文艺团体进行演出,同时也请省外和国外民间艺术团体前来交流献艺。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优秀节目脱颖而出,极大地丰富了广东艺术舞台。1990年,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中国文联等单位将广东欢乐节改办成“中国旅游艺术欢乐节”,使之成为中国发展旅游业的一项新内容,并成为一项全国性旅游活动。
每年在秋交会前后举办,美食节期间,广州各类酒家、饭店都拿出自家的名牌产品参加评选,每届美食节都评选出各类名菜名点或创新菜式百余款。1998年起,美食节固定在天河体育中心举行,游客可以前去品尝一下各家的美食精品。
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
菊花在广州一年四季都能生长,花开最盛时一般从深秋至春节前后,举办菊花展览也是广州的一种传统习俗。
广州菊展以其规模盛大、品种繁多、造型奇丽而著称,以大力菊花为主(南菊的一种,有黄、白、紫等多种颜色,一株大力菊花有时能开3900多朵花),还有凌波仙子、玻璃白、粉牡丹、荷兰丽金、大白莲、台黄、深红、一点红、迎春舞、三色花,以及日本白、日本黄、湾红、紫荷莲、金黄等外来品种。
在迎春花会上,越秀、文化、荔湾湖、流花湖、东山湖、海幢、晓港等公园均有菊花展览,也叫“春菊展”。而在秋日、国庆前后举办的大型菊展则被称之为“秋菊展”。
最热闹节日——圣诞节每年圣诞,深圳整座城市响彻赞美诗乐声,大小舞厅、饭店、影院人满为患,人们尽情狂欢。 最冷清的节日——春节每到春节,各地来的“移民”们大都回乡过年,本地人也会去香港或其他地方度假,深圳成了一座安静的空城。 最有趣的节日——荔枝节荔枝节现已成为深圳市市节,每年6月28日至7月8日的节日期间,会有各种以荔枝为主题展开的经贸和文化联谊活动。而该城市民则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每逢这种蝉鸣荔香的时候,都要和亲朋好友一起去荔枝公园品鲜,即摘即尝,他们往往是你争我夺,场面十分欢快。
饮凉茶也是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广州的凉茶历史修久,凉茶品种甚多,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古瓜干凉茶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最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进入80年代以后,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种时尚饮料。
饮早茶
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爱饮早茶。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意即“你喝茶了吗”)作为问候,可见对饮茶的喜好。饮茶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民间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的谚语。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不仅饮早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可见,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这也正是广州茶楼业为什么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和根本原因。在广州老字号饮食店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年的茶楼、茶居。
广州的茶客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熟客,每天清早必到一间固定的茶楼,通常是“一盅”(排骨饭)“两件”(点心),这类人以离退休老人居多;另一类是饮“礼拜茶”,即在休息日去饮茶,不限“一盅两件”,而是品尝多款点心,从容“叹茶”。
广州的茶市每天有早、午、晚三市,其中以早茶市最为兴旺,从清晨至中午十一时许,往往座无虚席。饮夜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是盛夏,一边饮茶一边听戏曲演唱,还一边享受空调冷气。广州的早茶通常是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才收市。
饮“功夫茶”
广州人在闲暇时以饮“功夫茶”为乐趣。饮“功夫茶”原来在潮汕地区盛行,现已在广州城大行其道。“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般大,薄胎瓷,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则选用乌龙茶。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得实实的。据说压得越实茶的香味越浓,越醇。水最好是经过沉淀的,或是矿泉水。沏茶时要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斟茶时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茶之时,一面品茗一面谈天说地,这叫做“功夫”。
宵夜
宵夜是广州人的生活习俗,一般是晚间十时以后,故名“宵夜”,或叫“夜宵”。宵夜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晚上自己动手煮食;有的单独或邀三五知己好友到街边大排档或茶楼食肆的夜市中进食,因而市里渐渐地形成了多条“夜食街”,以及各个茶楼酒店中的“夜市”茶座。茶楼中的夜市往往开设有音乐茶座,以招徕食客。
饮糖水
广州人四季喜爱饮糖水。认为经煲制某些药材、豆类、生果、面制食品加上糖而成的糖水,有清润消暑、生津益身之功效。糖水品种名目繁多:豆类的有红豆沙、绿豆沙、眉豆沙;糊类的有芝麻糊、杏仁糊、花生糊、凤凰奶糊;药材类的有百合糖水、莲子糖水、清补凉糖水;还有炖蛋、炖木瓜、番薯糖水、麻蓉汤丸、蛋奶、姜汁撞奶、糖西米、豆浆、豆腐花等。糖水煮沸后饮用的为热饮;冷冻后饮用的为冷饮,冷饮又常常与冰室(供应雪糕冰淇淋、汽水、啤酒等的冷饮专门店,广州最有名的是北京路的太平馆冰室)连在一起。
4、广东的风俗习惯
广东常见的风俗习惯有四种:第一习俗:餐前先喝汤餐前先喝汤是广东饮食习惯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每天可以花几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煲汤,其味道鲜美可口,真不失一道美味。中医认为空腹喝汤能驱赶寒气、荡涤胃肠、疏通肠道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餐前先喝汤有利于保护胃黏膜,刺激胃液和胃酸分泌,有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减肥。但是,汤味虽好,也不要煲太久,那样会破坏好多营养成分,损失一些微量元素,反倒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第二习俗:喜好饮凉茶饮凉茶是广东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所以无论春夏秋冬在凉茶馆内总有不少饮凉茶的人。所谓凉茶,其实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其主要成份有夏枯草、冬桑叶、野菊花、绵茵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地胆头、水翁花、金银花、紫苏、薄荷、布渣叶、半边莲等等。也有标榜“十八味凉茶”或“廿四味凉茶”的,五花八门,但是实际上多属大同小异。广东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繁多,其中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东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在茶馆里兜售。最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东人所推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金银花茶、冬瓜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种时尚饮料。 第三习俗:食米不食面南方人主要种植水稻,饮食习惯自然以米为主,因此从小就没有吃面食的习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多多少少会吃一点面食的。但是广东人对米的青睐远远多于面。在广东除了外地人来这里做面食外,本地人几乎没有会经营面食的,尤其是面条。所以就形成了“餐餐不离米,米饭才是饭”的生活习惯。如果午餐或者晚餐吃面条或者其他面制品,过后总觉得没有吃饭似的。在广东到处都可以吃到各种米制品。如大排挡里著名的河粉、米粉(米丝)、肠粉等等,可以是烹炒的、蒸煎的,也可以做成加汤的,外加一些肉丸或者排骨瘦肉猪脚等等。还有各式的粥汤,米糕等等,无论怎样花样如何翻新,但原料总离不开米。第四习俗:无鸡不成宴粤菜厨坛有句行语,叫“无鸡不成宴”或“无鸡不成席”。广东各地皆有好鸡的习俗,如大名鼎鼎的清远鸡、胡须鸡等等;擅烹鸡的流派也不少,比如东江的盐焗鸡、麓湖的市师鸡等等。而广州也有上下九的清平鸡、长寿路的同记鸡、文明路的太爷鸡、广卫路的路边鸡均闻名遐迩。另外还有白切鸡、香菇鸡、葱油鸡、清蒸滑鸡、栗子焖鸡、干炸鸡、烤鸡、贵妃鸡等等都是大众化的食谱。在丰富多彩的鸡案中,最为人常食不厌的当属白切鸡了,在各大小餐馆里均可以吃到,如果不会做白切鸡,这个餐馆就有生存不下去可能。在广东吃宴席,几乎餐餐都有鸡。没有鸡的宴席就如同北方没有酒的宴席一样,荡然无味.
5、广东风俗有哪些
广东春节风俗
1、行花街,逛庙会。以前老人家常说:“行花街就是为了讨个好运气。鲜花象征着花开富贵,金桔代表如意吉祥。”现在行花街除了可以买花、看花以外,更是广州人过年希望“行运”的标志。
2、舞醒狮。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远古时期,广东南海一带发生了瘟疫,死人无数,这时出现了一只神兽,神兽走过的地方,瘟疫全部消失了。为了报答神兽的恩情,乡民们便用竹篾和纸,扎成神兽的样子,配合鼓乐舞动,以表示礼祀之心。
3、买金桔。广东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广东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东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
4、谢灶。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6、广州有什么风俗习惯?
1. 饮凉茶也是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所谓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2. 广州人四季喜爱饮糖水。认为经煲制某些药材、豆类、生果、面制食品加上糖而成的糖水,有清润消暑、生津益身之功效
3. 广州对花的选择很有讲究,家长和孩子喜欢选购大金桔,寓意大吉大利;生意人喜欢选购大朱砂桔和吊钟花,寓意财源滚滚,大展鸿图;未婚男子则钟意买桃花,扛着它在花市转几个圈,说是“行桃花运”。
4. 广州俗称的“拜神”不但是到寺庙里拜神,还特指在家参拜神灵和祖先。不少广州人在初一的中午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一年该吃的素菜在这天吃完,往后可以大鱼大肉;而派利市红包传达吉祥意,“利事”,常说利利事事,寓吉祥之意。
拓展资料:
民间风俗
广州人的礼貌用语极富地方特色,外地人初来乍到听到这些话,常会一头雾水。广州话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可能就是“唔该”,意指“谢谢”,有时也作“劳驾”、“麻烦您”使用。
在广州旅游时,请人帮忙或者让条路之前,都要先道声“唔该”。 “打扰晒”是到某人处请求他帮忙代办某种事情时所用的口语,它包括了感谢和抱歉二层意思。“请俾下面”意为“请您给点面子”。“你俾面”即“是您给面子”。
下面是一些日常用语,可以了解,应该能派上用场。
普通话——粤语发音
吃饭——食(sie)饭
早上好——左森
谢谢——唔该/多谢
谁——边个
对不起/不好意思——对唔住/唔好意思
这个多少钱——尼个几多钱啊
你叫什么名字——你叫咩名啊
7、广州人的风俗习惯
1.春节期间的除夕迎春花市和元宵节,端午节, 番禺荷花节,从化、增城的荔枝节,重阳节,中国旅游艺术节暨广东欢乐节,广州国际美食节等。
2.还有每年元旦均举行的广州风情贺年缤纷大巡游,中秋节的中秋灯会,以及10月举行的广州旅游文艺会演等,为广州市这座"花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3.春节风俗,插桃花、摆年橘、团年饭、煮汤圆、逗利是(领红包)、行花街、开年、人日、闹元宵、游花地等;
4.其它岁时风俗,拜山(即扫墓),龙船景与斗龙船,七夕乞巧,中秋节吃月饼,重阳登高等;
5.审美风俗,舞狮子,鳌鱼舞,飘色,花市与迎春花会,春秋菊展,花舫和素馨灯饰等;
6.信仰风俗,南海神诞,天后诞,郑仙诞,金花诞,上元诞、中元诞和下元诞(合为"三元"),何仙姑诞,土地诞,观音诞,盘古王诞,华光诞,生菜会和打华光等;
7.生活风俗,饮早茶、宵夜、饮糖水、喝凉茶、喝老火靓汤、打边炉(火锅)、冬令吃狗肉等,这是广州特有的饮食文化。
(7)广东风俗值得大家扩展资料
1.不可用筷子敲打碗盆,广州人很忌讳吃饭时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一种经常的说法是,只有乞丐讨食时才会用筷子敲打碗盆。
还有一种说法与古代“蛊毒”传说有关。相传蛊是一种人工培养的毒虫,人将百虫放进坛里,经过多年后打开看时,必定有一个虫子把其他的虫子都吃光,这个胜利者就叫“蛊”。
用蛊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时,就要在下毒时边念咒语边敲打碗盆,以便使蛊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讳。
2.上整条鱼时,应将鱼腹朝向主宾,以示尊重。一般而论,把鱼腹对着主客主要是因为鱼腹刺少,腴嫩味美。不过,这其实也有个典故。
春秋时,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刺客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但专诸平时无机会接近吴王僚。得悉僚爱吃炙鱼,专诸就去拜太和公为师。
炙鱼手艺学成后,专诸乘公子光请吴王僚到家里吃饭之机,做好一条整鱼,藏匕首于鱼腹,在上菜时,取出匕首,刺死了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自此,凡宴宾客,都需把鱼腹对着主客,以示善意。
参考资料
8、广东人的风俗习惯
广东人常见的风俗习惯有四种:
第一习俗:餐前先喝汤
餐前先喝汤是广东饮食习惯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每天可以花几个小时的时间用来煲汤,其味道鲜美可口,真不失一道美味。中医认为空腹喝汤能驱赶寒气、荡涤胃肠、疏通肠道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餐前先喝汤有利于保护胃黏膜,刺激胃液和胃酸分泌,有利于消化吸收,还可以减肥。但是,汤味虽好,也不要煲太久,那样会破坏好多营养成分,损失一些微量元素,反倒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习俗:喜好饮凉茶
饮凉茶是广东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所以无论春夏秋冬在凉茶馆内总有不少饮凉茶的人。所谓凉茶,其实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其主要成份有夏枯草、冬桑叶、野菊花、绵茵陈、崩大碗、岗梅、车前草、地胆头、水翁花、金银花、紫苏、薄荷、布渣叶、半边莲等等。也有标榜“十八味凉茶”或“廿四味凉茶”的,五花八门,但是实际上多属大同小异。广东的凉茶历史悠久,凉茶品种繁多,其中有王老吉凉茶、三虎堂凉茶、石歧凉茶、廿四味凉茶、黄振龙凉茶、大声公凉茶、葫芦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苦瓜干凉茶等等;甚至连龟苓膏汤、生鱼葛菜汤、红萝卜竹蔗水等,也成为广东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在茶馆里兜售。最著名的王老吉凉茶,历来为广东人所推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茶、金银花茶、冬瓜茶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里的一种时尚饮料。
第三习俗:食米不食面
南方人主要种植水稻,饮食习惯自然以米为主,因此从小就没有吃面食的习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多多少少会吃一点面食的。但是广东人对米的青睐远远多于面。在广东除了外地人来这里做面食外,本地人几乎没有会经营面食的,尤其是面条。所以就形成了“餐餐不离米,米饭才是饭”的生活习惯。如果午餐或者晚餐吃面条或者其他面制品,过后总觉得没有吃饭似的。在广东到处都可以吃到各种米制品。如大排挡里著名的河粉、米粉(米丝)、肠粉等等,可以是烹炒的、蒸煎的,也可以做成加汤的,外加一些肉丸或者排骨瘦肉猪脚等等。还有各式的粥汤,米糕等等,无论怎样花样如何翻新,但原料总离不开米。
第四习俗:无鸡不成宴
粤菜厨坛有句行语,叫“无鸡不成宴”或“无鸡不成席”。广东各地皆有好鸡的习俗,如大名鼎鼎的清远鸡、胡须鸡等等;擅烹鸡的流派也不少,比如东江的盐焗鸡、麓湖的市师鸡等等。而广州也有上下九的清平鸡、长寿路的同记鸡、文明路的太爷鸡、广卫路的路边鸡均闻名遐迩。另外还有白切鸡、香菇鸡、葱油鸡、清蒸滑鸡、栗子焖鸡、干炸鸡、烤鸡、贵妃鸡等等都是大众化的食谱。在丰富多彩的鸡案中,最为人常食不厌的当属白切鸡了,在各大小餐馆里均可以吃到,如果不会做白切鸡,这个餐馆就有生存不下去可能。在广东吃宴席,几乎餐餐都有鸡。没有鸡的宴席就如同北方没有酒的宴席一样,荡然无味.